IMG_3539_1.jpg

沒有字句比得上「此生必訪」、「一年一度」更能鎖住旅人目光!散布世界各個角落的慶典節日,在短短數天中展現一個國家、一座城市最璀璨、熱情的面貌,用強勁拉力,吸引
著人們爭先恐後湧進當地參與盛事。來自全球的參加者不分國籍,共享激情又華麗的場景,愉悅的狂歡因子在空氣中蔓延,不可思議的奇幻旅程就此展開。(原文出處;欣傳媒網)

因為認同上述的部份文字,於是為了這誘惑人「一年一度」的保加利亞玫瑰節,我特別不計時間及成本地報名參加了這趟「追獵巴爾幹半島五國,玫瑰節十二天之旅」(想起了我三年前因為更誘人「十年一度」的Floriade 2012 荷蘭世界園藝博覽會,而開啟了我生平第一次的歐洲視野)。儘管在此之前我並不太了解這巴爾幹半島五國的所在位置,而且其中還有兩個我之前並不知道的國家

01.jpg

接著,依慣例在寫遊記之前先做了這些"明信片"來讓你們約略了解這些國家風景。然後再附上大多是從維基百科網站抄的資料,讓你們和我能更了解這些東歐國家所在的位置。最後再依常態,容我用幾年的時間慢慢來分段述說這趟旅行的美麗回憶……

02.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I:路過阿爾巴尼亞(2015.06.02)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的西南部。隔著亞得里亞海和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在冷戰時期,阿爾巴尼亞曾經是共產主義國家。……目前為歐洲第二窮的國家

但阿爾巴尼亞在2011年曾被旅遊書「孤星(Lonely Planet)」評為全球10大旅遊國第1名,形容它是「甦醒的睡美人」(Awaking Sleeping Beauty)。這是因為在1944~1990年,阿爾巴尼亞極權鎖國46年,1992年邁向民主後,世人才得以一掀它神祕面紗。

IMG_2744_1.jpg

IMG_2748_1.jpg

IMG_2755_1.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II:散步科索沃(2015.06.04)

科索沃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東、北面為塞爾維亞其餘部分,南臨馬其頓共和國,西南面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蒙特內哥羅。

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獨立,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新的國家。而科索沃30歲以下人口佔全國人口70%,也是全歐洲人口最年輕的國家……

IMG_3312_1.jpg

IMG_3360_1.jpg

IMG_3367_1.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III:走進馬其頓奥赫裏德湖的圖畫中、漫遊馬其頓新舊交接的斯科普里(2015.06.02~04)

馬其頓共和國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原屬於南斯拉夫,1945年,建立馬其頓人民共和國;後更名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後獲得獨立。首都與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

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原意為「有屋頂的房子」。西元前3000年這個都市就已經存在,曾經歷西元518大的地震和戰亂居民四處逃難,直到戰亂平息才重建此城。之後經歷斯拉夫人、馬其頓帝國、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帝國等入侵統治。被五個山頭環繞的斯科普里,地震扭曲了她的容顏,觸目可及的廢墟與遺跡,也見證了她歷盡異國征服的滄桑。

奧赫里德湖,是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共和國邊界上的淡水湖泊,以湖邊馬其頓一側的奧赫里德市而得名。其面積達358平方公里,最深處為288米,是歐洲最深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奧赫里德位於馬其頓共和國西南部,奧赫里德湖東岸的一個城市。奧赫里德位於斯科普里西南,比托拉以西,靠近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的邊界。奧赫里德人口大約有4.2萬人,為馬其頓第八大城市;於972~1018年間,此城曾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奧赫里德市內擁有豐富的古蹟景點,例如城內的古教堂就達到365座,是一座觀光資源豐富的城市。

在1980年,奧赫里德和奧赫里德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

IMG_2836_1.jpg

IMG_2949_1.jpg

IMG_3062_1.jpg

IMG_3073_1.jpg

IMG_3096_1.jpg

IMG_3223_1.jpg

IMG_3257_1.jpg

IMG_3264_1.jpg

IMG_3404_1.jpg

IMG_3427_1.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IV:巧遇保加利亞式婚禮、悠遊保加利亞山城(2015.06.05~06、06.07~08)

保加利亞位於東南歐之巴爾幹半島東北端。北與羅馬尼亞(Romania)為鄰,東濱黑海(Black Sea),西與塞爾維亞(Serbia and Montenegro)及馬其頓(Macedonia)為鄰,南與希臘(Greece)及土耳其(Turkey)為鄰。保加利亞面積110,994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716.8萬人。首都索菲亞(Sofia)是第一大城,普洛第夫(Plovdiv)是第二大城。

保加利亞宗教信仰以保加利亞東正教會為主(Bulgarian Orthodox,佔82.6%),另有回教(佔12.2%)、天主教(佔1.7%)等。

IMG_3532_1.jpg

IMG_3539_1.jpg

IMG_3591_1.jpg

IMG_3675_1.jpg

IMG_3675_2.jpg

IMG_3699_1.jpg

IMG_3712_1.jpg

IMG_3748_1.jpg

IMG_3735_1.jpg

IMG_4062_3.jpg

IMG_4142_1.jpg

IMG_4206_1.jpg

IMG_4224_1.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V:2015保加利亞玫瑰節(2015.06.07)

保加利亞有世界近四分之三以上的玫瑰品種,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玫瑰種植園,素有「 玫瑰王國 」的美譽。在保加利亞中部的卡贊勒克地區,有一條舉世聞名的"玫瑰谷",除觀賞玫瑰外,主要種植一種粉色的產油玫瑰——從中可提煉被稱為“液體黃金”的玫瑰精油。

保加利亞有三百多年的玫瑰精油製造史,其產量、質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Chanel、Burberry、Kenzo、Elizabeth Arden、Anna Sui等著名品牌的多款香水均來自於保加利亞玫瑰。由於這種玫瑰只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中旬採集。為保留玫瑰精油生產的傳統,保加利亞自從60年代末起將6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玫瑰節」,在位於巴爾干山南麓的卡贊勒克地區舉行一年一度的「玫瑰節」慶典活動。

而玫瑰節當天的凌晨四時採摘儀式即開始了,因為早上5點到7點採摘的帶露水的玫瑰花含油量最大,是最芬芳的。清晨,一望無際的玫瑰園裡瀰漫著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穿著鮮豔民族服裝的大人、小孩手提花籃,邊採花邊放聲高歌;從各地趕來的遊客們或穿梭於花叢間拍照,或加入到採摘隊伍,音樂響起就與當地人一起載歌載舞;人群中還有身背噴霧器的當地人,不時往人們身上噴灑玫瑰香水;如果跳累了,還可以到路邊的售貨攤購買飲料、小吃和土特產。中午時分,採摘儀式漸近尾聲,人們又湧向卡贊勒克市中心,去觀看
玫瑰節彩裝遊行。遊行中除了當地人裝扮的國王與王后、拋撒玫瑰花瓣以示祝福的少女,還有獨特的驅魔舞表演,並且還會在懷抱豐收象徵——公雞的“巴伊卡依娜”的帶領下大跳霍洛舞,主會場上空有時甚至會動用滑翔機拋撒玫瑰花瓣和玫瑰香水。碧藍的天空、歡樂的民族舞蹈、熱情的節日人群、滿地的玫瑰花瓣、隨風灑落的玫瑰細雨……整個城市散發出玫瑰溫馨的色澤與芬芳的氣息。在這場以玫瑰的名義狂歡的盛典中,你會明白雨果的陶醉:「我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在玫瑰花盛開的季節死去。」

IMG_3825_1.jpg

IMG_3842_1.jpg

IMG_3877_1.jpg

IMG_3890_1.jpg

IMG_3930_1.jpg

IMG_3993_1.jpg

IMG_4031_1.jpg


追獵巴爾幹半島VI:走過共黨時代的羅馬尼亞、吸血鬼沒住這裡的城堡(2015.06.08~11)

羅馬尼亞是一東歐國家。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東北則是烏克蘭與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東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共產主義國家於1989年紛紛瓦解,其中最暴力、犧牲上千人性命才結束共產統治的便是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尤其慘烈,然而它卻也是位在多瑙河畔、擁有許多古典建築,有小巴黎之稱的美麗城市。漫步街頭,情緒總讓人擺盪在浪漫與肅穆之間。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在羅馬尼亞語中是歡樂之城的意思,這個位在多瑙河畔的城市,19世紀吹起古典建築風潮,並延聘法國的建築師整頓市容,不論住宅或公共建築都充滿浪漫風情,市區還建了一座凱旋門,因此有小巴黎之稱。

「布拉索夫」是羅馬尼亞第二大城市及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位於南喀爾巴阡山脈北麓,距離布加勒斯特166公里。121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András II)下令讓一部分十字軍條頓騎士團的騎士到布爾岑蘭(Burzenland)加強邊界的防禦,以抵抗敵人入侵,1225年條頓騎士團被教宗遣往普魯士,但這些騎士們卻留了下來,並建立起布拉索夫城。

布朗城堡又稱為德古拉堡這座城堡更為人們熟知的名稱是德古拉城堡(Dracula Castle),那是因為19世紀末愛爾蘭作家斯托克 (Bram Stoker)撰寫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德古拉》,故事就以這座城堡為背景,而主人公正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這部小說多次被搬上熒幕,其中以《驚情四百年》較為忠於原著。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深入人心,於是人們已經把這座城堡定義為吸血鬼城堡。

佩雷修城堡曾是卡洛爾國王的夏宮,被認為是世界最美的城堡之一。夏宮位於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約130公里的南喀爾巴阡山小城錫納亞。1866年,當時的羅馬尼亞聯合王國國務會議作出決定,請德國親王卡洛爾出任羅馬尼亞的國王。1872年,卡洛爾國王請來德國建築師設計建造派勒斯王宮,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派勒斯王宮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宮殿內部富麗堂皇,陳設幽雅,有兵器廳、議事廳、辦公室、音樂廳、宴會廳、小劇場、臥室、起居室等共160間。

IMG_4685_4.jpg

IMG_4299_1.jpg

IMG_4302_1.jpg

IMG_4312_1.jpg

IMG_4358_1.jpg

IMG_4383_1.jpg

IMG_4402_2.jpg

IMG_4402_5.jpg

IMG_4456_1.jpg

IMG_4464_1.jpg

IMG_4518_1.jpg

IMG_4571_1.jpg

IMG_4618_1.jpg

IMG_4626_1.jpg

IMG_4674_1.jpg

IMG_4685_1.jpg

 更多的"明信片"(210張)請點閱我的Flickr相簿幻燈片↓(按右邊箭頭可直接跳下一張照片)



【站內延伸閱讀】

來自荷蘭、比利時的明信片(2012)

來自德國的明信片(2013)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之來自突尼西亞的明信片(2014)



↓馬其頓奥赫裏德湖風光






 


arrow
arrow

    Dr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