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西元前814年當腓尼基人的泰爾王國(位於現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國王在駕崩後,貪婪的帕格馬力恩Pygmalion王子為了謀奪統治權及財富,謀殺了他妹妹黛多Dido公主(後來迦太基的創始者)的丈夫Acherbas。傳聞Acherbas死後托夢給黛多公主,要她盡速離開泰爾王國逃命去
之後,黛多公主便帶領著一批支持她的人迅速上演"出埃及記",飄洋過海地來到北非突尼斯登陸。當黛多公主看到突尼斯峽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有優良港口,土壤肥沃,就決定要在這裡落腳。於是公主請求柏柏人部落首領馬西塔尼賜給他們一塊棲身之地(關於柏柏人,在我之後的突尼西亞格文中將會提到)。但她的請求卻觸犯了柏柏人禁忌,因柏柏人是禁止外地人擁有超過一張牛皮大小土地的。馬西塔尼於是賜給了黛多公主一張牛皮,意即給她的土地就是一張牛皮圈起來的大小。未料黛多公主拿到牛皮後將牛皮浸泡水中,使牛皮柔韌延展之後,將牛皮切割成非常細的皮線,再把牛皮線延展到"當時科技"的最極限後,圈成了這天我們將遊覽的原先喚為Byrsa(希臘文牛皮的意思),後來發展成的Carthage(迦太基)遺址……(以上資料來源:敬熒領隊口述,忘了的部份綜合網路資訊補充)
而之後對岸羅馬人來迦太基打了好三次、打了好幾年的「布匿戰爭」因為太長了,所以過程就略過不提了。只提結果,結果就是羅馬人後來打贏了……
【第三天】迦太基遺址-20KM→突尼斯-112KM→杜加-168KM→開路安 夜宿:開路安 Kasbah Hotel
清晨醒來,地中海陽光落入眼簾,美麗的一天,又是令人期待(之後我們將有機會一睹傳說中的迦太基文明,在神與人的國度中,千古流傳的故事,在此不再是遙不可及,強盛的古羅馬帝國浴場、古遺跡,更讓此歷史古國展現出無限的文化深度,前往參觀★迦太基遺址、★德非(TOPHET)祭壇、★安東尼大澡堂)隨後沿著突尼西亞綠色原野前往山城★杜加,遠在迦太基時期即繁盛興旺,於羅馬統治時期成為帝國穀倉,保護良好的遺址宛如北非龐貝城。突尼斯西南方的杜加,位於海拔600 公尺的山上,可俯瞰一片金黃色的麥田,居高臨下,具備極佳的戰略位置。西元前2 世紀,這裡是馬西尼薩(Massinisa)的基地,他曾幫羅馬對抗迦太基,佔地達25 公頃,所有公共建築和私人民宅綿延山丘,於1997 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參觀古羅馬劇場、 天神殿、羅馬浴場、市場、羅馬百姓住宅等,傍晚抵達前往回教聖城-開路安。(★表入內參觀)
03/31/2014(週一) 天氣:陰,有雨
這早我們先往昨日沒時間去的太基(Carthage)走
經過了像是別墅區的突尼斯近郊。相較於這裡有些的現代化別墅,我更喜歡有著美麗鐵窗的人家(可惜這些鐵窗都來不及拍到)
【文明古國迦太基遺址】造訪昔日地中海女王的國度,揭開黃金迷城的秘密。(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址)
先經過了古羅馬的劇院或競技場。雖然只是路過,但敬熒貼心地請遊覽車司機特別繞過去停在入口,好讓我們在車上方便拍照
接著來到這天迦太基的第一個景點,迦太基遺址。知道了在突尼西亞許多的古蹟園區要拍照都得要買拍照券,拍照券一張1迪納(約台幣20元)
參觀前先了解一下迦太基遺址的"地理位置"(其實這張圖我有些看不懂)
還是一旁的解說牌看得會清楚些。尤其是好友再把它加上中文標示就更清楚了
望向新市區的這斷了的拱門門柱,後來知道了這些石柱又是另一個"故事"
而這應該就真的是"柱珠"無誤了。後來知道了另一個"故事";傳聞當年在蓋開路安清真寺時,由於沒有足夠的建築材料,所以建材就從迦太基遺址、杜迦遺址搬運過來。而這些建材當然包括了這裡的石柱(感謝另一同行格友Ray提供的資訊)
最後,遺跡入口旁跟迦太基遺址沒啥牽連的聖路易教堂,就在外頭看過看過就可以了
接著沿太基狹隘的道路在往下一個景點走。很喜歡這裡有著美麗鐵窗的人家(可惜這些鐵窗都來不及拍到)
相較於下一個景點,這突尼西亞國小圍牆上的壁畫顯現出很大的對比
"掃墓"是國外旅遊常會安排的行程,但這德非(TOPHET)祭壇有所不同,不同於外國藝術家的墓園或元首的陵墓,這裡是小孩子的墓園。一個石碑一個貴族長子(女),而且堆堆砌砌底下掩埋的還有4、5層
這石碑刻的是坦尼特女神、也是迦太基的保護神和貿易神。而這些貴族長子(女)們就是用來祭祀她的
接著來到了我們在迦太基的最後一個景點,安東尼大澡堂
接著在聽完導遊、領隊的解說後,很快地忘了這裡哪個區域是哪裡,只想找到好角度拍到好照片,就如同在剛的迦太基遺址般……
接著在補完因昨天飛機Delay沒及到訪的行程後,繼續補昨天因天氣因素受影響的行程"內容";我們再回到了突尼斯老城區。其實是因為得要回突尼斯去當地旅行社辦理首日團員黃大嫂行李未到的後續追蹤手續。而這也讓我多賺到了一次我最愛的"逛街"自由時間
從太基回突尼斯的路上。當時忘了這是迦太基時期或古羅馬時期興建的蓄水管
及這綿綿接續的羅馬水道橋(後來在好友的格文知道了是"羅馬")
突尼斯的長途"客運站"(這裡就像我們台灣早期的"野雞車"站)
【突尼斯麥地那Medina舊城區】體會市井小民的市集生活。(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址)
接著在導遊回旅行社辦事情的同時,我們有了短暫再逛老城區的時間。但不同於昨天我們從海門進入、這天我們從另一側的蘇卡門進入老城區
這不是觀光客(以下直接抄好友格文),女的是匈牙利人,男的是腓尼基人,女的剛由匈牙利來突尼西亞,才新婚三個月,預計待到十月份,兩人就會到匈牙利住一段時間。然後,就會飛來飛去吧~(個人結論:異國鴛鴦真的很辛苦)
在集合前的市政廳或是財政廳前,這位媽媽很樂意她女兒讓我們拍照(這天我沒帶糖果,但還好好友有帶文具可以送給小女孩)
最後,再收集到這天真的笑臉後。我們就要接續另一個古羅馬文化行程了……
【附錄】本文參考網站:突尼斯官方旅游网站〉突尼斯市与周边
【站外延伸閱讀】突尼西亞 – 迦太基遺址CARTHAGE (Day 2)
突尼西亞 – 德菲祭壇TOPHET (Day 2)
突尼西亞 – 安東尼大澡堂Antonine Bath (Day 2)(鐵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