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荷蘭‧比利時(XIV):路過海牙,乘船遊庫肯霍夫花園球莖區
在乘電動船遊歷過大半是枯萎花田的球莖區後,接下來導遊給了我們四個多鐘頭在園區內自由活動的時間。本來以為有四個多鐘頭來逛花園及用午餐時間上已夠充裕了,但等實際開始逛了後,我決定省下排隊吃午餐的時間,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欣賞讓我著迷的鬱金香花園上……
園區的導覽圖。我決定從風車上頭的區域開始逛起
「日本‧花回廊」。這是全園區我唯一看的懂標示的主題區
經過了有日本色彩的植栽
接著很快的就欣賞到了園區的主題植栽
參天的林木也是讓這園區更添美意的主題之一
了解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語意
了解了萬紫千紅一詞的含意
陽光下閃耀的紫色是美麗
陽光下這素雅色彩的也是美麗
陽光下很容易讓人忘記這天還有個氣溫只有10℃的冷天氣
這微笑著的工作人員。她身上穿的”制服”才是真正符合這天的節氣
繼續賞花
繼續賞景
這花園處處都有會引人駐足賞花的美麗角落
跟著”駐足”過後,走到了湖邊步道
這是整個園區中最吸引我的區塊。用手機的全景模式拍了張照,再修圖過後來交代這如畫般的場景
我站在湖畔享受了好長一段的悠閒時光
沿著湖畔慢慢走
再順著河畔慢慢走往前走
飄落的櫻樹花瓣把河面妝扮的更美麗
河畔的室內花卉展示區
花卉展示區內展出數量多到數不清的鬱金香的品種
結果我只拍了算是最平常看到品種
還好有記得拍在外面都沒拍好的黑色鬱金香品種
花卉展示區內除了鬱金香外,還展出其他不同的花園。結果我又拍了這些在台灣算是容易看到的
還好有補拍一些在台灣較不容易看到的
本來想買幾片最新鮮的鬱金香帶回家,但那價格讓我縮手
同樣的在花卉展示區停留了好長一段時間後再度走到戶外。辛勞的園丁
這不曉得要有多少園丁才能成就這樣大片的美景
在這園區裡坐下來休息也成了一件極為享受的事
再準備走入另一個室內展館
裡頭展出種類繁多的各品種的蘭花。但這是我們台灣的強項花卉,所以拍兩張簡單交代一下就好
但裡頭展出的花藝造型就蠻具巧思了
短暫參觀完畢,再走出去逛外頭如幻境般的花園
這就是在我開始逛了後,會覺得四個鐘頭還不夠逛的原因
同樣地走走停停後,走過了這面大棋盤
再經過這位我不認識的?
這是園區內的另一個館場(好像也是遊客服務中心或是園區辦公室所在?)
好可惜進來時花藝老師才剛巧結束課程,否則即使我聽不懂,但也會很專心地待滿一堂課的時間的
遺憾之餘拍一些館內展出的園藝作品
走出館外,這樣的造景在園區內只算是普通而已了
快到集合時間了,順著園區指標往有巴士停車場的那處出口方向走
已不是這園區重點的櫻花
已經沒時間去找它們玩的山羊
隔著河岸的球莖區
陽光下閃著亮麗色潭的鬱金香
入口處前面的大型音樂盒。我沒聽錯,這時它正播送出”夜上海”這首以管風琴演奏出的曲調
在等待集合時間能聽到自已民族的旋律也是臨去前的美好享受
再過一天就準備跟這個民族說再會了
離去後,感謝上天在我們要離開荷蘭的前一天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能增添色彩的艷陽天……
《續下篇》荷蘭‧比利時(XVI):悠閒的阿姆斯特丹時光
【站外延伸閱讀】格友們若想欣賞更美麗的庫肯霍夫公園照片,敬請參閱同行的Pablo老師的部落格圖文--荷蘭比利時(Ⅴ)_Keukenhof(庫肯霍夫花園)+Aalsmeer鮮花拍賣市場
【庫肯霍夫公園歷史】
15世紀時,庫肯霍夫(Keukenhof)這個地方原本是一位女伯爵Countess Jacoba van Beieren的狩獵領地,當時女伯爵在後院種植了蔬果草藥等烹調食用的植物,而將這個地方命名為Keukenhof。所以庫肯霍夫在荷蘭文的原義是:「廚房花園」,也就是「keuken(廚房)」與「hof (花園)」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
一直到1949年,一群來自麗絲(Lisse)的花農為創造一個開放空間式的花卉展覽場地,於是計畫將庫肯霍夫這個地方規劃成可以讓花朵自然生長、吐蕊的花園,而後來參加的花卉業團體越來越多,花卉的種類也因這些人的投入,培育出更多的品種。每年9月底至初霜來臨之前,庫肯霍夫公園會種下7百萬顆不同花種的球莖,其中鬱金香就有約1,000多種,在花農的細心照料照顧下,以期待隔年春天一片片花海,數百萬花朵齊綻放爭、奇鬥艷的壯觀美景。
每年春天,庫肯霍夫公園就變成了一場視覺的饗宴。上百萬的鬱金香和其他球莖花卉爭奇鬥豔。這是一種適合所有年齡層的美妙體驗,也是一個值得用相機紀錄的精彩美景。公園裏,錯落有致的?色迎面而來,鬱金香與其他球莖花卉佈滿80公畝大的土地,展現傳統和現代的景觀園藝。在展覽館中展出的花卉更是獨一無二。令人讚嘆的巧思、潮流與特色皆可作為花園造景的靈感。(以上資料來源:荷蘭觀光局中文網站)
2012年10月18日園方將種下第一個球莖,並開始了在庫肯霍夫種植了超過7萬株的鬱金香、水仙及風信子。
2013年庫肯霍夫花園開園時間:3月21日至5月20日每日08.00 - 19.30 (以上資料來源:庫肯霍夫花園官網)
【鬱金香之名的由來】
鬱金香的英文名稱:「Tulip」,其來由據說是喜愛植物的德國駐土耳其大使-Busbecq(布史貝底斯,拉丁名為:Augerius Gislenius Busbequius),1554年在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第一次看見鬱金香時,被鬱金香嬌美的花姿和清淡香氣所迷住,不禁興沖沖地問:「這叫什麼花?這叫什麼花?」。他這一問把當時擔任翻譯的侍從給難倒了,原來他也不知道。只好告訴大使:那花兒的形狀,很像當地人纏頭的布巾「Turban」。沒想到,此字的誤稱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來...直到今天人們仍把鬱金香稱為:Tulip(頭巾) (以上資料來源:網路)
【鬱金香傅銷到荷蘭之由來】
鬱金香的發祥地據說是天山山脈,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擴張勢力之後,發現了鬱金香且對它着迷。之後土耳其人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後建造了莊嚴的宮殿,在當地開始栽培數種鬱金香並且進行品種改良,之後鬱金香在服飾和繪畫上面出現。16世紀的時候鬱金香經由商人在歐洲各地廣為流傳。
經由植物學家卡羅盧斯•克盧修斯的研究,讓人們對擁有龐大品種和系列的鬱金香開始有所了解。庫希烏斯在法蘭克福進行球根植物的詳細研究,1593年把多種鬱金香球根帶到荷蘭萊頓大學繼續研究和栽培,這時候鬱金香開始傳入荷蘭。(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網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