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上篇》走入「林口霧社街」

來此之前,我對這裡的了解跟電影「艋舺」裡所"形容"的多不了多少。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多做功課的就來到了我生平第二次到來的、這充滿豐富人文歷史的所在……

02/22/2012(週三) 天氣:晴

在上午花了比預期中多的時間走完上一世紀的「林口霧社街」後,下午我略過原本計劃要去的「寶藏巖」,我直接來到了更接近現代的「萬華」

從捷運站上來後,不曉得當時怎樣想的,這也是行前我計畫要參訪的「龍山寺」我就只有路過而已


先在路邊吃碗30元的古早味「蚵仔肉粥」。這是我深入體驗這一所在的開始


接下來先略過了這騎樓下的"景觀"。我順著指標快步走向接下來能讓我更了解這一所在的重要處所


若沒有這些在路上跑的高級轎車,還真的會讓人有種回到從前的錯覺


走入剝皮寮老街「軟樓」底下的亨仔腳


走過剝皮寮老街「拱圈」騎樓底下


剝皮寮老街另一側是「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走進教育中心前,先到外頭拍這棟中心所在建築物的上的泥塑及花台


走進可以更能了解這一所在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很好的鄉土教育"教材"


再往裡頭走,發現這是一處很能讓人容易了解這一所在文化的展館。但裡頭提供豐富的資訊我就不再一一述說了(有興趣的格友可以直接跳到底下我PO的網站連結了解更多)

其中在館方眾多展出中我較有"感情"的、也是我曾"經驗"過的。「土埆牆」


「編竹夾泥牆」


很喜歡這拿起老式撥盤電話話筒聽解說的設計。但如果能設計成撥號選擇聽特定解說的方式會更棒


在「鄉土教育中心」除了展出品外,屋子內部格局本身就是項展品


在二樓的「臺北過年趣」特展中抽到了這張籤。這應該是許多萬華富家子弟的身命吧


再透過「教育中心」大片玻璃窗上的圖像,看到了早時的老街建築形樣


以及多了現代色彩妝點的老街建築


離開「教育中心」走進一旁的「艋舺」電影場景裡


沒在裡頭花太多時間逛後,我接著走進後頭剝皮寮老街中間的「半邊街」

我真的有專心在拍後頭立的「火庫起簷柱」及橫的「壽梁」


然後這我就承認我又分心了


隨後我依所求用她的相機幫她拍了張有甜美笑容的正面照。但我忘了要求她也讓我用自已的相機幫她拍一張有甜美笑容的正面照片,而且也忘了問她那台可以連拍(一張正常爆光、一張自動開閃光)的相機是什麼牌子的~

最後我只拍了幫她拍照時的背景


繼續走在整建過的「半邊街」上


在所有翻新過後總還會留下一些舊的


這是「半邊街」上較新的建築


這也算較新的彩繪市招


這更新了,街上的彩繪磚牆


及室內的彩繪旅遊地圖


然後我像是這樣地在老街裡頭待上了不算短的時間


不算短的時間後,我從這一側的出入口離開了老街區


看到了老街外的這景象後,肚子餓了


我準備到附近的巷弄街道間找吃的去

青草街。沒有找到我愛吃的


往回走向捷運站方向

沒想到這傳統點心現代都市人也喜愛


一旁傳統建築的現代餐飲店


還是沒找到我愛吃的,我再返回往剝皮寮老街方向走

這裡的騎樓下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走往菜市場方向,這路邊賣的又更多樣化了


生意極好的土雞店。可惜我一個人吃不了一整隻雞


離開市場繼續走。很明顯看這市招就知道這家店應該不是賣吃的


再往另一條路走。珍珠餛飩,這我很想嚐試,可惜了這家店還不到正常用餐時間就已經爆滿了


另一側"打烊"的銀行騎樓下擺滿了當歸麵線的攤子(當歸麵線是這裡的最大宗美食?)


繞了好大一圈後,最後我還是決定回到剝皮寮老街區斜對面、剛剛就已看到的老牌麵店用餐

創立於1896年的進財切仔麵


品嚐過後發現他們家的乾麵及餛飩湯都好吃。很高興繼之前的「蚵仔肉粥」後我在這裡再度嚐到了極為味美的古早味美食。而且這兩家還有一個共同的重點是價位都不貴


吃飽後,很奇怪我還是沒想進龍山寺參觀。我反而走向「艋舺公園」想更了解在地人的日常生活習性

結果我只拍了這公園內較沒"爭議"的這一幕


然後,在順應民意要求下我沒再多做拍攝

最後就要離開這"規範事項"比一般公園要來的多的「艋舺公園」前……


「哩昧攝沒要緊,麥攝著哇ㄟ面趙賀。」臨行前,我拍下了這公園最為平常的一張影像記錄


《續下篇》 「奇幻旅程」-我與馬總統同場觀賞舞鈴劇團的精彩演出


【參考資料】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全球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