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昨晚金馬獎的表演節目中,聽到了莫文蔚演唱電影主題曲「桂花巷」。於是今天我計畫延續上週的未竟的旅程,到澎湖縣湖西鄉菓葉村,去尋找電影「桂花巷」中的拍攝場景 . . .
12/09/2007(週日) 天氣:晴時多雲
但為了怕又跟上週一樣騎到一半又跑到路旁的海灘喝酒去了,所以我今天選擇開車出門。下午出門後沿204線道開,經過隘門海灘、林投海灘及尖山電廠一路開到了龍門
龍門漁港
接下來開到了204線道盡頭,看到了"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來看一下紀念碑的歷史沿革: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雙方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與日本。1895年3月15日日軍混成枝隊自日本佐世保出發,經琉球、台灣東岸海岸、台灣南端海面,然後北上,3月20日抵達澎湖八罩島附近停泊。3月23日,日軍伊東中將,率領艦隊掩護「混成技隊」步兵於龍門裡正角登陸。該 碑為1924年(大正13年)3月23日設立,費一千餘圓,要港司令官谷口與澎湖郡守竹下具名。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豎碑處被建為土地廟,碑文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以上文字抄自走讀台灣網站)
後來重新建立的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與原為日軍上陸紀念碑的台灣光復紀念碑(好像繞口令~~)
接下來往紀念碑底下的沙灘走去 . . .
這裡也有漂亮的海蝕平臺地形
龍門裡正角沙灘
沙灘外圍有一條小徑可以沿著海邊往前走,可惜我今天沒帶單車出門,只好往回走,回到了紀念碑。紀念碑前就是龍門-北寮自行車道起點,但我今天開車,只好往回開。往回走過了龍門漁港轉202線道,沒多久今天的目的地菓葉村到了。到了菓葉村首先看到的是--
剛被列為澎湖歷史建築的菓葉灰窯
長的很像"天空之城"的菓葉灰窯
接下來我走上去來仔細看一下這,澎湖現存灰窯中保存得最完整、在1960年由陳福訠先生親手設計建造的菓葉灰窯
再入內瞧瞧
最後PO兩張菓葉灰窯正向及背向的立面圖來做個對照
(以上圖片來自「澎湖的傳統產業建築」一書,有興趣了解澎湖灰窯產業的格友可以點進去看看)
參觀完灰窯後往菓葉街上開去,我要去尋找"桂花巷"的拍攝場景-許家古厝。
開著開著,在這條街上看到一些有趣的"裝置藝術"
接下來開到了老街,找個較寬的路口停車,我覺得在這狹小的老街上,用走的會自在些 . . .
許家古厝?跟照片中看到的不太一樣,繼續走 . . .
看到古代人用的"瓦斯爐"
「高陽衍派」
從格友的文章中獲得的知識,這戶人家應該就姓許,可是這也不像是電影中的場景。但從這戶人家的門聯可以了解到,陳坤厚導演會選擇這裡當他拍戲場景的原因-「高宇清華臨碧海」「陽宅壯靈坐青山」
就這樣我從老街一路逛到了"碧海"
菓葉海灘的潮間帶
菓葉綠色石滬(遠遠看,看不出是不是綠色)
菓葉觀日樓(現在不是日出時刻,所以我沒登"樓")
來到海邊後,我懶得再走下去了。(嗯...其實是想故意留下一些沒找著的、沒逛到的,好當成下次騎車再來的理由)
最後我哼著這首歌,一路開車回家 . . .
桂花巷 (電影桂花巷主題曲)
作詞:吳念真 作曲:陳揚 編曲:陳揚
演唱:潘越雲
想我一生的運命 親像風吹打斷線
隨風浮沈沒依偎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朵較壞嘛開一次 偏偏春風等袂來
只要根頭還原在 不怕枝葉受風颱
誰知花 等人採 已經霜降日落西
啊……已經霜降日落西
風吹身驅桂花命 若來想起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散 禍福當作天註定
往事何必越頭看 把他當作夢一般
啊……把他當作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