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07(週日) 農曆:七月初廿八日(大潮) 今天第二次乾潮:16:07 天氣:陰時多雲
下午四點十分"準時"的來到北寮漁港,看到了以為是奎壁山踏浪"入口"的涼亭 . . .
露出大片潮間帶的北寮漁港
結果在漁港的涼亭附近,遍尋不著踏浪步道,也沒見到赤嶼。最後在漁港的另一側看到了 . . .
這應該是奎壁山吧
於是進入漁村繼續往前騎,終於找到"真正"的涼亭 . . .
奎壁山踏浪"入口"前的涼亭
經由涼亭後方的階梯,下到了沙灘
"S"型彎道的玄武岩礫石步道
從礫石步道走向赤嶼的沿途景觀 . . .
赤嶼旁的海蝕壺穴
赤嶼旁的海蝕蕈狀岩
赤嶼前的岩脈地形
順著岩脈走到了赤嶼
赤嶼的玄武岩地形
凝灰岩構成的沉積層(這"玩意",我在隔壁的青螺虎頭山也見過─請看這裡)
看到有人爬上了赤嶼
依例,乾潮期的潮間帶,總會有許多人在撿珠螺及貝類 . . .
這是業餘組
這是職業組
這算是撿珠螺的達人了
這就是我稱呼他為達人的"原因" . . .
潮間帶的豐富生態
我把雙腳浸在潮間帶的海水中,代表我有踏到"浪"了
接下來我繼續在赤嶼旁的潮間帶閒晃
赤嶼旁蕃沙仔尾的潮間潭
赤嶼旁的石滬
接下來往回走
就這樣,在這裡混了一個鐘頭後,還是沒有看到漲潮後的樣子
等不到漲潮,只好先去沖水
然後我離開這裡,接續底下的行程。. . .
回程時,再看一眼我誤以為是步道入口的涼亭
對了!差點忘了跟大家介紹這裡是澎湖古八景之一的─「奎壁聯輝」. . .
又是一次走馬看花的行程。...我即沒登上奎壁山,也沒去找奎壁山下的海蝕洞(背水洞)。更誇張的是繞了赤嶼一圈,我竟沒看到在赤嶼西邊火口地形的獨立海蝕柱(以上是從網路得到的、後知後覺的"消息")。但這樣也好,反正我留下了一個下回再來的"理由"......
關於北寮鄉奎壁山與赤嶼海域,看底下的介紹會清楚些 ──
澎湖地景資源網首頁 > 島嶼奇觀 > 地質公園預定地 > 湖西鄉奎壁山和赤嶼
澎湖地景資源網首頁 > 島嶼影像 > 鷗之眼‧島之美> 北寮、奎壁山、赤嶼空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