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流浪到淡水(一):淡水暮色
在昨天已欣賞過現代淡水的水岸風情後,今天換個口味改欣賞淡水的古蹟
這天我一大早就項著寒風往淡海方向信步走去……
03/15/2011(週二) 天氣:陰偶雨 氣溫:12~18℃
這早同昨天一樣先從淡水的老市場逛起
在菜市場內就有古蹟
已有152年歷史、建造於咸豐八年(1858年)「淡水龍山寺」。喜歡寺裡的其中一對廟聯;「世事難瞞觀世眼,來身應有如來心」(廟內咸豐八年所立古廟聯之一)
「慈航普度」(光緒十二年,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御書賜匾)。感謝廟方人員主動讓我進入未開放遊客進入的內廳拍攝
廟內的許願卡。開頭的祈願相對於日前的日本天災更是需要,再看到最後…嗯~~台北的房價果真是太高了
穿過老市場走到老街,再見到了一座外頭已經翻新過的古蹟--「福佑宮」
直接把這關於淡水最古老媽祖廟的介紹給"抄"下來
再欣賞完這寺廟古蹟後,我暫時脫離老街,我循廟旁的階梯往廟的後頭逛去。這裡是「崎仔頂」?
一戶人家庭院中的櫻花
老厝
老店家
繞了這舊聚落一圈後循另一頭的階梯回到「下街」(滬尾街、淡水老街、中正路)
路旁的彩繪大牆。這讓我約略地領悟滬尾之美
繼續走,「可口魚丸」。這家才開了40年的老店不算是古蹟,但在這冷天會令人忍不住想進去喝碗淡水有名的魚丸湯
餛飩湯35元。這餛飩搭配上與魚丸共同熬煮湯頭,不僅暖了我的身子同時也充分滿足了我的胃蕾
再往前走。淡水禮拜堂前的古厝"遺跡"
1932年改建、於1933年完工的,由滬尾偕醫館醫師宿舍改建成的「淡水禮拜堂」
為臺灣第一所西醫院,建造於1879年、1992年最後整修完畢而成今貌的「滬尾偕醫館」
接下來我順著往真理大學的指標往上坡處走去。「三姐妹」、「老店」、「文化」阿給,但現在還不到午餐時間,我繼續往上走
被當地人俗稱「小白宮」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在裡頭才沒參觀多久,就被屋外的幸福風景給吸引出來。再度來個人像攝影學習
離開「小白宮」後,遇見了在實行戶外教學的師生。在微雨中,我跟著學生們上了近二十分鐘的淡水古蹟導覽課程
教授跟學生們解說完紅毛城跟小白宮的相關資訊後,引領學生們往下頭的滬尾漁港走去。而我沒再跟著他們,我繼續沿著真理大學的圍牆往前走
我沿著炮仗花牆走
真理大學的「大禮拜堂」
穿過有許多鴿子歇息的拱門。這裡也有櫻花大道
加上了老建築,在這裡賞櫻另有一番的視覺感受
與古蹟相輝映的櫻花
臺灣第一座西學學院,融合中式與西式建築特色的「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
入內參觀完馬階博士生平及校史後,繼續逛校園。在這校園內還有許多老建築
建於1875年的「馬偕故居」
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原兩任淡水女學校校長的宿舍)
這好像是西式洋樓都會有的鍛鐵氣窗。(想到了明天到花博一定得要到同樣為西式建築的「故事館」參觀)
我可以想像在當年這是怎般悠閒的景象
參觀完大學校內所有美麗的景像後,我繼續往一旁的中學走去。那裡有更多的古蹟
淡江高中的"教室迴廊"
建於1923年,造型模仿閩南式農宅的「體育館」
1965年完工,在當時是遠東最大的教堂的淡江高中「大教堂」
建於1925年的「八角塔」
橄欖球場、女學校大樓、馬偕博士墓園、外僑墓園……
原本在早期這以橄欖球聞名的學校,在後來出了個更出名的周杰倫後,這學校又更加的有名了
所以這著照片得要好好保存,也許影中人會是另一個周杰倫,或是另一個知名的女明星
「叮噹~~」~~ 12點的下課鈴聲響起後,我也跟著下課了。我往回走,再經過了真理大學後,走到了淡水紅毛城。但我沒直接走進紅毛城,我繼續走向淡水河畔。在這早已經走三個多鐘路的我決定先到淡水河畔找張椅子坐下來歇歇腳……
《續下篇》流浪到淡水(三):吃在淡水‧八里
【參考資料】: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