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天堂」是在澎湖「大倉島」拍攝,是紀錄島上居民無奈接受唯一的小學「大倉國小」被廢校的命運。可是他們樂天知命,開朗豁達的笑容,是與大海長年為伍培養出來的天然豪邁。於是,我們以此為出發點,虛擬一個有愛情、有親情、有喜、有悲的天堂島《公視「移民天堂」電視劇簡介》
11/11/2007(週日) 天氣:晴 風力:七級
原本兩週前就想拜訪這澎湖內灣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無奈那天因交通船歲休停駛,讓我延到了風好大的今天 . . .
早上十點多,先到馬公市區北新橋早餐店買了餡餅(準備當午餐,因為聽說島上沒賣吃的),再買了幾罐"飲料"(怕島上沒賣"喝"的)後,走觀音亭海邊自行車道旁的民族路往後窟潭碼頭騎去。但很快我就後悔了....在強勁的東北季風下,在空曠的海邊向北騎,這真不是一個好主意。
就這樣我頂著風、以時速約十公里上下的速度,終於在十一點前來趕到了後窟潭碼頭 . . .
十一點馬公往大倉的交通船
從後窟潭碼頭眺望大倉島
今天風真的很大 . . .
略為不"平靜"的海堤內
非常不"平靜"的海堤外
接著我登上了交通船,然後感謝兩位也要登船的海巡署弟兄,幫我一同把單車扛上船(附帶一提;載著那兩位海巡署弟兄來碼頭搭船的駕駛兵,他當兵前是高雄"冒煙的喬"餐廳的工讀生,他不曉得我來澎湖,所以他不敢"認"我。直到上次我回高雄,而他剛好也休假回高雄,我們才湊巧地在"冒煙的喬""相認")
駛往大倉的"碰碰船"(從不曉得船底跟海浪的撞擊聲響竟能如此的大)
經過了約十來分鐘,大倉島到了 . . .
先往島的左側的遊客中心騎去 . . .
在遊客中心旁規劃有自行車位(原來這島上也設有自行車道?)
遊客中心旁是大倉珍珠島度假中心(冬季歇業中)
再一旁是我要"收集"的,澎湖縣白沙鄉大倉衛生室
沿小路往前騎,騎到了海堤邊 . . .
哇咧~~這海浪有夠大,大到濺濕了我的鏡頭(我已經躲的很遠拍了)
怕再弄濕我的相機,所以沒辦法往前騎了。我往回騎...經過遊客中心、碼頭、消防局,來到另一側的海堤 . . .
這裡的浪平靜多了
接上了環島自行車道 . . .
我想這是全台接近海邊中,最美的一條自行車道
但愈往高處騎,風愈大。不信?請看路旁底下的波浪 . . .
找到一個背風處,停下來好好了解一下何謂:「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沒多久騎到單車道的盡頭
接回了剛剛因浪太大,阻礙了來時路的海堤 . . .
接單車道這頭的海堤比較"平靜"
但海堤那頭的浪有點大
更正,是很大!
還好,在海堤前端找到了一條小路,彎過去。結果意外地找到了 . . .
已經廢校的大倉國小
空無一人的廢棄校舍
獨留下:春の喜悅、夏の熱情、秋の思念及冬の祝福 . . .
廢棄前的教學成果及班級概況
找到了廢校的原因?--全校班級人數:男4人、女3人,總計:7人
再翻了翻學生的作品集,乖乖~~這海島的小學生怎麼學的比我還要多...。所以我在想,如果有那些教學機構願意跟政府承租這間小學,來辦個類似"森林小學"的寄宿學校,我想應該會有很多家長願意把小孩送來的。而這些學生的作品集,就當作招生時的DM吧。
我心目中的"海洋小學"
接著回到"街上",這裡也有許多"廢棄"的. . .
大倉島上的古厝
這些古厝之所以廢棄的原因,大多因為兄弟分家,意見不均、或原屋主已搬到了馬公或台灣。
而留在島上最後的都翻修了自己的屋子
逛完"大街"後,我來到了遊客中心準備享用我的午餐和飲料
而就在我用餐的空檔,不安份的跑到附近拍照回來後,我"座位"旁多了一位老先生--一個兒子們也在高雄、而夫妻倆還是留在大倉島開著島上唯一一家雜貨店的老先生。他跟我說其實他過得慣高雄的生活,但這島上就他一家雜貨店,為了讓村民方便他還是要回來顧店...,然後他看著我的飲料說,他家也有賣啤酒,只沒有賣我喝的這種大瓶的就是了。然後,他也說了這島上的一些事,像那些「古厝未整修的原因」、「村民要求環島道路再拓寬個一兩米」、「小孩還留在島上的,家中多會有兩艘漁船」、「這島上以前人口兩、三佰,現在只剩下幾十人」 . . . 等等。其中最讓我高興的就是,「在澎湖農曆十月後就算是冬季了,風不會再比現在大了」(這段話我在一個月後得到了證實,果真現在的風頂多就跟那時一樣大而已)
接下來老生先先回家去了,臨走前還不忘提醒我下午的船班是兩點半 . . .
船班開航前,我繼續在碼頭前來回閒逛 . . .
碼頭旁的沙灘
背風蓋的民房,家家戶戶前都有長條型的大"庭院"
吃飽飯出來曬太陽的居民(左下角就是我今天的"景點解說員")
騎經過那些居民時,聽到傳來的耳語:「伊應該係新來A消防仔!」「嘸啦!啊嘸聽講啊!」。我騎過去,禮貌的跟他們點個頭,然後跟他們說:「哇係來七逃A啦」「按那喔,彎家冬天罕地誣郎來七逃共」. . .
跟這些長者打過招呼後,繼續在碼頭閒逛 . . .
看到了原本應該出現在我家鄉高雄的 . . .
最後逛到看見船長走出來了,那我也該去搭船了. . .
最後,謝謝你們的光臨指導
然後,再會了!大倉島 . . . . .
這小島不僅是外籍新娘的移民天堂,也可以是想過悠閒生活人們的移民天堂...
累計單日里程:12.38Km 最大時速:23.10km
後記:
﹝記者鄒秀成專題報導﹞.....2005年6月17日素有澎湖縣內海之珠美譽之稱的大倉島,島上唯一的文教場所|澎潮縣白沙鄉大倉國民小學,正熱烈的舉辦著該校成立29年來最熱鬧的畢業典禮,因為這是該校最後一次辦理畢業典禮,在此之後「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國民小學」也將於2005年8月1日起,從澎湖縣國民教育史上就此走入歷史之中。
大倉國小廢校的原因,或許歸因為強化教育資源整合,或為提昇當地學子的學習競爭力,無論該校基於何種原因而走入歷史,但是該校歷經29年來六位校長的辛勤經營,所留下的除了不滿百人居住的大倉島居民無限的回憶外,該校所遺留校地、校舍建物等問題,迄今未見地方政府相關單位與地方居民共同研討提出具體可行之再利用計劃,足令大倉村村民殊感遺憾。......(澎湖時報200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