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計畫從觀音亭經由篤行十村騎到順承門,然後沿著馬公漁港騎,再繞著馬公內港一路騎到風櫃,來完成澎湖本島的微笑蓋章之旅 . . .
09/23/2007(週日) 農曆:八月十三日 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
下午二點依原計畫,我從觀音亭騎到篤行十村 . . .
觀音亭畔的西瀛虹橋
從篤行十村中山樓旁看西瀛虹橋
【篤行十村】
來到了被評定為歷史建築的篤行十村後,發覺"氣氛"有些不對................我決定入內瞧瞧 . . .
原來這裡有個展覽──【篤行十村一巷五號空間2007藝文特展「神遊」】。這讓我不自主地在這裡多停留了一個多小時(關於這個特展,請看我上篇格文─『旅途中美麗的邂逅 』)。. . .
展館的天空
再逛一逛這廢棄的眷村(這老伯杯告訴我,這眷村早在他民國六十七年遷入前就有了)
在眷村停留一個多鐘頭後,我終於騎到順承門了. . .
建於清光緒年間,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重新整修的【順承門】
爬上城牆,後方是廢棄的眷舍
城牆前方是馬公港,看到航行高雄、馬公間的臺華輪(我就是搭這艘船,帶著我的家當來到澎湖的)
這時看見港外的天空,雲層漸漸厚了。我繼續沿馬公港騎,想往雲層漸厚的方向騎去 . . .
經過建於日大正13(1924)年的【澎湖郵便局】(現為澎湖電信局公共電話業務課辦公廳)
繼續來到中正商圈前的石滬廣場
位於石滬廣場旁,建於日明治38(1905)年的【馬公港稅關派出所】(現為高雄關稅局稽查組督察課督察四股駐馬公辦公室)
關稅局及石滬廣場旁就是澎湖最熱鬧的中正商圈
往回騎,看到了之前都沒注意到的 . . .
民國95年改置的【澎湖警察文物館】
現址廳舍為日昭和3(1928)年重建的【第三代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這是我第一次參觀"警察局",感覺很新鮮、而裡面的收藏卻很古老 . . .
跟裡面負責招待的觀光警察聊了幾句,才知道所謂的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外頭原本緊臨著海。而現在文化館前港區的腹地,都是靠填海造地來的。(這從上頭那張老照片可以比較出來,照片中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門口旁邊就停著一艘船)
另外從警察文化館裡面的【清末媽宮築城範圍圖】,知道這派出所原建於小南門外
關於此圖,來個圖解說明:
媽宮城外圍原有小西門(順承門)、小南門(即敘門)、大南門(迎薰門)、東門(朝陽門)、北門(拱辰門)、大西門等六大城門。而順承門是現今碩果僅存的一座。
媽宮城內有水仙宮、天后宮、北極殿、城隍廟等四大古寺,另外觀音亭位於西北方城牆外側。
接下來開始逛寺廟。第一次來到沒啥維護的三級古蹟: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 . .
創建於清康熙35(1696)年,奉祀大禹、伍員、屈原、王勃及李白等「水仙」的【水仙宮】
關於【台廈郊】會館:光緒元(1875)年媽宮街郊商鳩資重建,並充做台廈郊會所,明治33(1900)年改稱為台廈郊實業會館。昭和4(1929)年,改建成二樓建築物,底樓做為出租店鋪,藉以充實水仙的財務。
逛完水仙宮後已經下午四點了,我原先計畫的行程已經嚴重落後了。但這時聽到了汽笛聲,我又好奇的循汽笛聲響來到港口,我準備欣賞大船出港 . . .
下午四點開往高雄新濱碼頭、民國七十八年建造的臺華輪
看完大船出港後,雲層愈來愈厚了、天好像要下雨了。我決定更改接續的行程,接下來就在比較"現代"的馬公漁港隨便亂逛 . . .
第一漁港的彩繪油桶
2001年馬公市第一漁港公共藝術設置公開徵選首獎【海洋之母】
第二漁港的漁船加油站
緊臨第三漁港,從背後看菊島之星(從這個角度看更像一艘船)
接下來天空果真落雨了,而我還真得結束今天的行程。最後在細雨中我騎回住處附近的農會超市,準備買晚上的烤肉食材,順便在樓上的馬公農會蓋微笑章。但來到超市才想起今天是週日,樓上農會跟本沒開門 . . .
因為今天的行程跟古蹟有關,所以我再PO些我之前逛過的媽宮城"古蹟" . . .
西元1604年荷蘭人第一次登陸澎湖之時,便已存在的【天后宮】 (攝於03/04/2007)
建於清乾隆43(1778)年的【城隍廟】(攝於07/07/2007)
建於清康熙35(1696)年的【觀音亭】(攝於03/30/2007)
最後再推薦一次【澎湖警察文物館】!
參觀完他們會送你們這些小贈品
警察文物館的參觀資訊(懶得抄,直接用拍的)
下回也許該來個媽宮古蹟"全記錄".....
累計單日里程:8.59Km 最大時速:25.2km
本文部份文案資料引用來源:澎湖開拓館
澎湖警察文物館網址:http://www.phpb.gov.tw/gogi/gogi.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