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位"低調"格友一篇有關於廟聯的文章,今天我特地到澎湖的城隍廟"一探究竟" . . .

07/07/2007(週六) 農曆05月23日 天氣:晴

澎湖有三座城隍廟一在馬公、一在文澳,另外七美還有一個。下午五點多我先來到了馬公城隍廟 . . .

馬公市重慶里,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1779年)的媽宮城隍廟。


乾隆44年(1779年),因文澳城隍廟規模狹隘,加以媽宮地位日益重要,於是新建城隍廟於媽宮,光緒十五年(1889),清廷將澎湖廳署移至媽宮城(今馬公市),媽宮城隍廟轉成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廟。

入廟前,先來了解一下城隍爺──
城隍原意為城池,城指城郭,隍為繞城之河溝,有水稱池,無水稱隍,城隍原城郭溝池而言。是故,城隍係由城池濠溝之建築物轉為神,再由保城之神轉為各省、府、州、縣官民崇拜之城方神。台灣地區有省(都)城隍、府城隍、縣城隍的分別 . . .

入廟後,環顧廟堂的精巧建築


廟宇前殿檐廊兩側,以玄武岩、花崗岩石堵雕刻疊砌而成,具有日據時期的風格。後檐帶有捲棚帶拜殿,左右連接兩廊。正殿前有單開間歇山重檐的拜殿,後連接後殿。廟宇室內深邃幽暗,令人心生崇敬的感覺。. . .

虔誠的信徒

馬公城隍廟之所以香火鼎盛的原因,相傳是──清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法軍佔領馬公時,馬公居民多前往附近白沙島避難,因中途砲火猛連天,大家不斷在心中默默禱祝城隍爺保佑,果然一時大雨傾盆,致使得法軍射出的砲彈無法爆炸,居民也因而安然脫離。從此對城隍爺的崇拜更加篤定。中法議和後,城隍爺便受封為「靈應侯」,並由清帝賜「視觀察」匾一方,繼續護佑著媽宮城的居民們。. . .

文、武判官及謝、范將軍

城隍廟配祀城隍夫人,另其從屬計有:文、武判官,六司(六神爺),牛、馬將軍,謝、范將軍(七爺、八爺),三十六關將。

六司中的褒善司(我想我應該是歸他管的)

殿中上頭有兩塊光緒年間的奇特古匾,一紅一黑,各展其趣。黑的那塊匾上面寫著「悔者遲」;紅色匾上面寫的是「你來了」!可是我眼拙沒看到,不過這沒啥關係,反正這兩塊匾又不是寫給我看的。抬頭,只看到門樓內側上橫樑上懸吊一具寓意著「人算不如天算」的大算盤 . . .

「世事何須空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廟聯」。相傳廟門上的對聯常常是海峽兩岸的城隍廟共用的,據傳是從建于晉太康年間,距今約有一千七佰多年歷史的全省最高級別「福建都城隍」傳播出來的。如「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則昌;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則滅」、「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不知;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等等。

馬公城隍廟的廟聯

欣賞完廟聯後,出了廟門。順便推薦一下「城隍廟前的燒肉飯」(就在有名的讚哥麵店隔壁),他們的古早味排骨便當一個才五十元,不只排骨好吃,連配菜也好吃,尤其是荀干!

城隍廟前的燒肉飯

逛完媽宮城隍廟後,接著我繼續往西文澳城隍廟騎去 . . .

馬公市西文里,創建於清雍正初年(西元1728年)左右的文澳城隍廟。


文澳城隍廟,是澎湖最早創建的城隍廟,居文澳舊聚落的中心位置....文澳是澎湖早期的聚落之一,舊名暗澳,曾是當地行政中心所在。此廟原為官方的祭祀廟宇。清光緒時,廳署移至馬公,另建城隍廟,文澳城隍廟才轉成為文澳的地方廟。

入廟後,環顧廟堂週遭,四處都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像這張神桌 . . .

這塊薰黑了的匾額

這間城隍廟比起馬公那間小了許多

面寬僅有九公尺的各殿,因空間十分密集而無天井,觀看正殿的室內空間感覺格外莊嚴深邃,無法看見正殿的全貌,而室內大量使用梭柱,文澳城隍廟是的一大建築特色。. . .

廟雖小,但文、武判官,牛、馬將軍,謝、范將軍(七爺、八爺)都有,但好像少了六司(六神爺)

繞過拜殿,進入被布幔隔開的正殿。在城隍爺的"辦公桌"上看到了. . .

許多向城隍爺祈求考運的準考證影本

依例,來欣賞一下文澳城隍廟的廟聯

欣賞完廟聯,在柱子上看見一張紙條,上頭寫著:「本廟共十七爐,每爐一香。」但我沒有上香,因為我相信這幅對聯寫的:「唉矣陰律無私任爾叩頭奚益;妙哉人倫克盡不余拜手何妨」. . .

至於澎湖第三家的七美城隍廟(森法殿)。歹勢七美太遠了,我的單車騎不了那麼遠,改天有機會再介紹給大家吧。


本文參考資料──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84年出版,陳耀明編著【澎湖的廟神】
國家圖書館:走讀台灣─馬公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